2)第33章 诗出惊人_儒道至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露出一丝喜色。

  这时香已经燃得差不多了,若是按正常方式去写完全没有时间写完,他猛然合上《圣道实录》,立马催动才气,三倍秀才的才气汹涌而出,凝注在手中的毛笔上,毛笔犹如凶猛的野兽在白色的卷纸上狂奔如电。

  看到这惊人的一幕,朱召脸上的笑容顷刻间烟消云散,身子微颤,眉头紧紧皱在一起。

  眨眼间的功夫,一诗就已经写就,毛笔刚停下,插在香炉里的香已经彻底燃尽,烟灰倒落下来。

  于此同时,狂涌而出的才气喷薄而出,似一股猛烈的寒风,向四周扩散出去,把窗扇震落下来。

  这次的笔试只有两道题,因为朱召根本不相信世上存在能写出这样诗的人,以为季子文就连第一道题都没法完成,所以并设置那么多题目。

  写完试卷,季子文便收拾笔墨,走出文院,推开门看到右边正站着徐知府,身后站着十多个身穿铠甲的士兵,他对着季子文做了一个手势,示意不要说话。季子文立即会意,微微点点头,走到徐知府身边。

  文院里面只留下朱召一个人,他被刚才季子文的表现完全震惊了,久久才回过神来,坐到季子文刚才坐的椅子上,准备批阅试卷。

  稍稍瞟了一眼第一词,朱召摇摇头,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  季子文写的第一词是马致远写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:

  枯藤老树昏鸦,

  小桥流水人家,

  古道西风瘦马。

  夕阳西下,

  断肠人在天涯。

  这词描写的景物无不生动,藤是枯干的,树是苍老的,马是瘦弱的,但是全诗没有突兀地出现一个形容词,对事物的刻画全都隐于名词之中。

  同时,十分有画面感,意境深远,情景完美融合在一起。在黄昏时刻,路边的被枯藤缠绕的树上落着几只归巢的乌鸦,在不远的小桥下有着缓缓流动的小溪,偶尔有几缕炊烟飘出,但是在这荒凉的古道上,诗人孤零零一人骑着一匹瘦马,寥寥几笔,勾勒出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。

  这词,前四句皆写景色,这些景语都是情语,"枯"、"老"、"昏"、"瘦"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。

  最后一句"断肠人在天涯"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,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,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物。

  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,乃眼中物。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,乃心中物。全曲景中有情,情中有景,情景妙合,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。

  看完之后,朱召惊讶得目瞪口呆,悬在空中的笔久久没有落下,过了半响,他定了定神,不过却把批阅试卷的毛笔放在旁边。

  他翻过第一页,看第二道题,顺这念道:

  《题金山寺》

  潮随暗浪雪山倾,远浦渔舟钓月明。

  桥对寺门松径小,槛当泉眼石波清。

  迢迢绿树江天晓,蔼蔼红霞晚日晴。

  遥望四边云接水,碧峰千点数鸥轻。

  读完后,又倒着念道:

  《题金山寺》

  轻鸿数点千峰碧,水接云边四望遥。

  晴日海霞红霭霭,晓天江树绿迢迢。

  清波石眼泉当槛,小径松门寺对桥。

  明月钓舟渔浦远,倾山雪浪暗随潮。

  倒着读同样是七律,同样工整贴切,可见驾驭文字的技巧极其娴熟,犹如缠着铁链跳舞,依旧翩翩。玩弄文字游戏的人很多,不过,像这无论怎么读都很工稳漂亮的,却寥寥无几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you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